《京剧史照》:用照片呈现京剧从草创走向博大精深的全过程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徐淳 李晶 时间:2020-07-20 【字体:

京剧是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历史可用文字记载,亦可用声音记录。增订版《京剧史照》是用照片呈现京剧从草创走向博大精深全过程的一部专著。此书装帧精美,方脊精装,印有金色海水纹样,配有直插式书匣。精装面表和书匣的材料均是红色精纺棉纱。封面用模切镶木片工艺。木片上刻有“京剧史照增订版”七字,其中“京剧史照”四个字遒劲有力,颇具岁月感。展卷细赏,照片高清,品质精良,真不愧为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组织编撰的精品力作!此书由内而外,书香袅袅,墨彩婷婷,端庄气派,精致典雅,令人爱不释手。

手捧此书,敦实厚重。全书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第二部分由1497张珍贵的照片组成,按时序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前面都有简要的文字概述,第一单元从1850年起,第七单元至2011年止。第三部分是人物小传。全书以时间为经,以名角儿为纬,经纬交错,赏心悦目,堪称视觉京剧史。此次增订版《京剧史照》能够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功不可没。

增订版《京剧史照》

1839年,福克斯·托伯特发明了照相机。随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京剧艺人以其独特的职业身份有幸通过照片留存了大量精彩的艺术瞬间,这些宝贵的照片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财富。如今,审视这些视觉文本,我们会发现“摄影不但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更是呈现历史的一种方式。过去的时光被凝缩在图片中,它不断地将‘凝动的这一刻’向后人开放,同时也给后人无穷的视觉魅力和不同的理解”。

开卷有益,因人而异

阅读这本厚重的大书,我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不懂京剧的人可以拿这本书当画看。文字在这个时代已不如图像更具诱惑力和直观性。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会让不懂京剧的人对京剧一见钟情。看着名角儿的照片,脑海中会涌现出:婀娜多姿、风流倜傥、雄姿英发、飘逸潇洒、深沉凝重、诙谐幽默……然而这些词语在照片面前都显得言不尽意。照片所呈现的美,会给人一种无以言表的审美体验。服饰美、造型美、扮相美、神情美……说到底都是人的美。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好角儿一眼看上去就是好角儿。他们身上的美既有后天修养而得,更有先天禀赋而成,俞振飞便是一例。俞五爷不用表演,往那一站,儒雅清新,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令人疑是画中人。看这本书,你会惊奇地赞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这么美的艺术!不懂戏,也爱看,看那看得见的京剧美。

略懂京剧的人可以拿这本书当戏听。京剧作为动态的艺术形式,舞台形象转瞬即逝,无法凝固成随时可以观赏的图片,而拥有这本书,可以不时地翻阅细读,仔细品味,把在舞台上一闪而逝的细节看个够,看个透。照片具有记忆重建的功能,它不仅可看,还可“听”。看到《昭君出塞》尚小云饰王昭君的照片,耳边便会响起“王昭君一似海枯石烂”;看到《搜孤救孤》孟小冬饰程婴的照片,耳边便会响起“白虎大堂奉了命”;看到《四郎探母》李多奎饰佘太君的照片,耳边便会响起“一见娇儿泪满腮”;看到《铡美案》方荣翔饰包拯的照片,耳边便会响起“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酷爱京剧的人可以拿这本书当朋友交。书中的名角儿如同戏迷的老友。看着名角儿的照片,戏迷心中一遍又一遍上演着他们的拿手好戏,想象着他们当年台上的风采、台下的风度。因为熟悉名角儿的身世,戏迷可以借助照片读懂他们的人生立场和艺术追求。看着程砚秋的照片,结合他日记中的记述,便能体会到他光鲜亮丽背后的辛酸苦楚。照片就像时空隧道,打通了历史与现实。酷爱京剧的人看这本书会是双向互动的阅读,“就像艺术家熊秉明一篇著名散文的标题之寓意一样:‘看蒙娜丽莎看’。我看蒙娜丽莎,蒙娜丽莎也在看我。这种互动性在照片的欣赏中也同样存在。我们注视着照片上的人,他们也同样在‘注释’我们。于是,照片有时会产生更具视觉吸引力的效果,产生一种图像与欣赏者之间的亲和力”。

读这本书的收获,真是因人而异,但无论是谁读都会获益良多。我读此书受益匪浅,仅书愚见。

源远流长,传承有序

第一单元有一张谭鑫培在《定军山》中饰演黄忠的照片,这张照片意义非凡。谭鑫培是京剧史上的一代宗师,开创了“无腔不学谭”的光辉历史。《定军山》是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书中还收录了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剧照,这些照片记录了谭派艺术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京剧的发展。第七单元有一张谭正岩在《定军山》中饰演黄忠的照片。谭正岩的这张彩色照片和谭鑫培的那张黑白照片两相对比,戏没有变,还是那出经典的《定军山》,戏中人物也没有变,还是那老当益壮的黄忠,扮演黄忠的人由谭鑫培变成了谭正岩,我们从这变与不变中既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又看到了京剧传承的源远流长。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家族传承是京剧传承的一大特点。

谭鑫培在《定军山》中饰演黄忠

艺人有其独特的技艺,为了使其技艺更好地传承,业内联姻、家族传承便在京剧界成为普遍现象。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合演《游园惊梦》,谭富英、谭元寿父子合演《汾河湾》,叶盛兰教子练功,裘盛戎教子学唱……这些照片都是京剧史上家族传承的有力明证。

除了家族传承,京剧还很讲究师承,也就是拜师学艺。书中有不少师徒合影,名师高徒,比如萧长华、马富禄师徒,余叔岩、李少春师徒,叶盛章、张春华师徒……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传艺故事和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师徒情谊。

梅兰芳、李世芳师徒的合影,引人遐思。师父是四大名旦之一,徒弟是四小名旦之一。扮相、表演均“酷似畹华”的李世芳被观众们誉为“小梅兰芳”。梅兰芳主动收李世芳为徒,悉心培养,倍加呵护。李世芳刻苦学艺,深得梅兰芳真传。然而天妒英才,李世芳竟在由沪北飞途经青岛附近时不幸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结束了年仅26岁的生命。梅兰芳因失去得意高足悲痛万分。为悼念李世芳的不幸逝世,梅兰芳组织在沪的京剧界人士进行义演,用演出所得接济李世芳的家属。

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书中有一张《二堂舍子》的剧照,梅兰芳饰王桂英,周信芳饰刘彦昌,梅葆玥、高玉倩分别配演沉香和秋儿。这是1955年4月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演出的一张剧照。梅、周二人一北一南,一旦一生,同庚属马,同搭喜连成科班,同赴朝鲜慰问演出;然而二人同台合演的机会并不多,此次他们合演的《二堂舍子》已经成为这出戏的范本,后人难以企及。

《二堂舍子》剧照,梅兰芳饰王桂英,周信芳饰刘彦昌,梅葆玥、高玉倩分别配演沉香和秋儿

梅兰芳的弟子李玉芙曾说:“为什么梅先生、周先生要选《二堂舍子》这出戏呢?这是一出高级戏。”这出戏高级在哪儿?这出戏有深厚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需要演员把人物复杂的内心用唱念和表演准确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内心谈何容易!这出戏要演得细腻,念白要有味儿,唱腔要含情,只有准确把握人物情感并具备高超的艺术处理能力才能演好这出戏。此时,梅、周二人的艺术已是炉火纯青,二人配合的演出效果当然是“一加一大于二”。

京剧界有很多黄金搭档,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合作,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彼此便心领神会。梅兰芳、萧长华合演《女起解》,马连良、张君秋合演《赵氏孤儿》,张云溪、张春华合演《三岔口》,叶盛兰、杜近芳合演《柳荫记》,耿其昌、李维康合演《四郎探母》……看着一张张照片,我们似乎可以借助照片回到那时的剧场,一睹他们精彩的配合,欣赏他们无言的默契。

《汾河湾》谭富英饰薛仁贵(左)谭元寿饰薛丁山(右)

书中有这样一张照片:梅兰芳站在座椅后面,前面座椅上端坐着他的两位琴师——徐兰沅、王少卿。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梅兰芳对琴师的尊重。京剧的唱腔和伴奏,犹如鱼水之交,鱼离水不能生存,唱腔是不能脱离伴奏的。好的伴奏应该随着腔儿的情绪,应强则强,应弱则弱,紧紧地包着唱腔,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徐兰沅曾总结:“胡琴拉法须刚柔,又有骨头又有肉;用刚用柔看唱法,表达感情是高手。”梅、徐二人之所以能配合得天衣无缝,皆因他们有一致的艺术追求——塑造人物,表达感情。

动静相宜 纸上蹁跹

孙毓堃在《挑帘裁衣》中饰武松的那张照片深深吸引了我。照片怎么能拍出如此玄妙的动感?一种纸上生风、呼之欲出的动感。这张照片让我联想到叶浅予笔下的舞蹈人物画。绘画是画家的艺术创作,照片是摄影师的审美表达。相机之所以能表现出演员极富动感的瞬间,除了精湛的摄影技术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演员高超的表演艺术。这张照片中的亮相是一个静的姿态,但这个静态不板滞,能感觉到他仿佛是经过一系列动作之后的一个停顿。这个亮相本身来源于动,因此这张照片妙在寓动于静,静中取动,动静相宜。

《挑帘裁衣》孙毓堃饰武松

侯喜瑞在《战宛城》中饰曹操,他勒马欹侧,欲进先退,一人登场,满台皆戏;王少楼在《秦琼卖马》中饰秦琼,他抱锏展身,舒展中包蕴含蓄,动态中富于沉稳;宋德珠在《小放牛》中饰村姑,她足下踩跷,胜似凌波微步,宛如一阵回风;李玉芝在《梅龙镇》中饰李凤姐,她的亮相妩媚婀娜,有一种立体感,手眼配合自然流畅;白玉薇在《拾玉镯》中饰孙玉姣,她那轻盈的一蹲,灵动活泼,天真娇美……

《战宛城》侯喜瑞饰曹操

从照片中都能看出他们表演的传神,足见其功夫了得。要想在表演艺术上有所成就,学艺之初,一招一式都要做到准、实、正。头、膀、腰、腿、足各部分的功夫都要练得瓷实。有了基本功,还要琢磨如何运用这些功夫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于表演大致可分为仿、熟、巧、精、化五个阶段。初学重模仿,而后到熟练,熟中至工巧,巧后思精到,精湛再求化。所谓化境就是自然流畅,无棱无角,无刀砍斧凿的痕迹,这就是“由方入圆圆又化,由简入繁繁又简”。

冰山一角 浮想联翩

书中有一张梅兰芳和欧阳予倩的合影,这张合影实在难得一见。梅、欧二人都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梅兰芳左手扶在一个打开的本子上,右手拿着一支毛笔停于胸前,若有所思,提笔欲书,欧阳予倩坐在梅兰芳右侧,双目注视着那个本子,好似正在和梅兰芳探讨问题。照片上的梅、欧均已年过半百,但他们仍在为中国戏曲事业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他们那天都说了些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是否有分歧争执?梅兰芳在那个本子上写了些什么?……如今,那天发生的一切,我们都难以知晓,或许,这就是照片带给我们的遗憾。照片总是只露出那冰山一角,只说出那片言只语,余下的留给人们浮想联翩。我的思绪已被这张照片带到1919年的南通……

梅兰芳(右)与欧阳予倩(左)探讨戏曲创作

提起欧阳予倩,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我国话剧创始人之一、戏剧教育家、电影编剧和导演,其实他还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演过十五年京剧,与梅兰芳并称为“南欧北梅”。本书中有一张欧阳予倩在《宝蟾送酒》中饰演宝蟾的照片,仅从这张照片我们便能窥见他当年在舞台上的风采。

《宝蟾送酒》欧阳予倩饰宝蟾

晚清状元、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提倡戏剧改革和戏剧教育,他在江苏南通修建了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更俗剧场,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张謇邀请欧阳予倩来南通主持伶工学社,并在更俗剧场演出。1919年11月,梅兰芳应张謇邀请,在欧阳予倩的陪同下参观了伶工学社,并在更俗剧场和欧阳予倩同台演出,自此梅、欧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张謇在更俗剧场门厅楼上特辟一室,亲书匾额“梅欧阁”,并撰书联语:“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宛陵”“庐陵”分别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和欧阳修的籍贯,他们开创宋诗新风,此联暗喻今人梅兰芳、欧阳予倩两位艺术家开创京剧新路。张謇之所以设立“梅欧阁”,还有其更深一层的用意。他认为无论哪一种职业,优秀人才都应团结协作。

看着一张张照片,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堆问号。梅兰芳缘何会与昆曲名家韩世昌一起排演《游园惊梦》?观众第一次看尚小云演《摩登伽女》会作何反应?马连良演楚霸王项羽会是怎样的情景?程砚秋扛着农具牵着马在青龙桥务农时心里是什么滋味?一群学生围着萧长华学戏,现如今这些学生在何处……

十载增删 风雅长存

读罢此书,我掩卷沉思:“这么好的书一定要让更多的人读到!”京剧的传承不仅需要舞台上演员的传承,更需要观众的传承。没有观众的艺术就是没有未来的艺术。培养青年观众是京剧发展传承的当务之急。在读图成为阅读时尚的今天,这本书就是青年人走近京剧艺术的桥梁。我想,此次增订版《京剧史照》成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

《京剧史照》成书于1990年,当时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此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此书出版后深受好评,广受欢迎,短期内即售罄,还获得了1993年度的国家图书大奖。此书发行量有限,使得喜爱京剧的广大读者无缘购得。

增订版《京剧史照》在原有六个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七单元。第七单元的照片是1990年底举行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盛大演出、21世纪以来部分获奖的重要剧目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部分有代表性演员的照片。此次增订在《京剧史照》1102张照片的基础上又增补了395张,在增补的同时,还进行了替换。替换的原则是选择清晰度更高、更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照片。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只收录了以北京地区为主的京剧史照。本次增订,照片的标注更加规范。

增订版《京剧史照》是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向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规划办申请立项并组织专家历经十载编撰而成的著作。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的主要成员是70后、80后的中青年,如今有不少90后也加入了这个群体。他们对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推广有着极高的热情。他们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在促进会工作完全是义务奉献,他们是文化传承的志愿者。他们和平均年龄80岁以上的专家们共同承担了《京剧史照》增订编撰的重任。老专家们用行动向青年人传递着敬业、认真、踏实、笃定的精神品格。主编鲁青老师视力微弱,但他对原书每一张照片都如数家珍,记得每张照片在原书的位置。马铁汉老师的批注全部手写,工整清楚,精准无误。钮骠老师认真严谨,他的批注详实完备,无一字无出处。孙松林老师低调谦和,在选片、甄别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他对人物小传逐一精校,特别强调人物小传的客观性。在成书的过程中,钮骠、孙松林二位老师时常结合书中的照片给促进会的年轻人讲梨园往事,使负责编撰工作的年轻人受益颇多。许文老师年龄最长,总领全局,把握方向。当促进会的年轻人将这本书亲自送到老人手里时,94岁的许文老师感慨地说:“这本书是我的收山之作了。”促进会的年轻人无怨无悔地做着细致繁琐的工作。耄耋的专家和促进会的年轻人用他们各自的行动诠释着对文化传承的理解。这才是书里传承,书外亦传承。在漫长的京剧发展史上,本次的增订不是这本书的终点,而是这本书的新起点。我相信,后人还会在增订版的基础上不断增订,继续书写这部视觉京剧史。

一张张零散的照片被精心编织成这本厚书,一段段珍贵的记忆汇聚成京剧历史的长河。照片承载着时光,让人感觉到照片上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永存,超出我们生命的长度,也超出我们生命的深度。书中每一张照片都带着温度,带着它往日的风采,引起我们的怀念。我们最好用心灵而不只是眼睛去品读每一张照片,以便得到故事,和故事里蕴含的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书中新增的照片也会慢慢变成旧日梦痕,正所谓“生命如秋叶,飘然离去;艺术似春水,柔软又绵长”。

《京剧史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