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 衡量文学评论的标准多种多样,但“学术”及“学术性”,是更纯粹、更严苛、更高深的一种。面对文学评论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流弊,特别需要重提文学评论的学术性问题,强化评论家的学术意识,提升文学评论的学术性,使文学评论真正回归学术属性。
  • 我们期待和呼唤史诗性文学作品出现。这在根本上是由于,我们正身处一个史诗般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凝聚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
  •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戏曲艺术面临着失传与萎缩,保护、弘扬与传承迫在眉睫。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
  • 习近平文艺思想以总结中国文艺光辉成就和比照世界文艺发展经验的宏阔眼光,精辟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战略判断,不仅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给包括文艺工作在内的整个文化建设事...
  • 3月6日,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职工会堂内座无虚席,厂工会举办的2018年首季工会工作大讲堂正在进行,工会办公室人员通过课件与音频播放的形式对新时代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集团公司工会2018年工作报告内容和厂工会自身工作,五大主题实践活...
  • 叶朗说,意境是以鲜活的图景反映宇宙生命形而上的道(气)。宗白华所说的更有操作性:文艺作品是一面镜子,映照人生,反映文化精神,而自身则是一个自足的审美的宇宙。梁东先生的诗词作品给人的最初感受是光华绚烂,灵动多姿,这便是意象世界呈现的鲜活图景之美;又...
  •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浓重的文化底色,没有礼乐教化就没有先秦大周的和谐万邦与华夏礼乐文明。其中“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记·文王世子》),礼乐是培养胄子,培养国家统治人才的教育核心内容。“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 相对于中国戏曲、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而言,中国舞剧的繁荣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所谓“自然而然”,是无需刻意的扶持或精心的照料,我们的舞剧创作就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就如“阳坡秋菊漫漫香”……
  • 《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2018年02月28日 恶搞经典必须休矣
    那些恶搞《黄河大合唱》视频,之所以引起反感、令人尴尬,在于编演者对戏仿手段但得一知半解而误入野狐外道,以为只要颠覆崇高就能取悦众人,只要丑化英雄就能令人欢笑。殊不知,它们实在选错了对象——《黄河大合唱》的崇高是真崇高,其歌咏的英雄乃是真英雄,因...
  • 当人们被手机、网络以及背后涌动的数据流包围时,我们正充分暴露在一种叫作“有趣”的空气中。如何审视和评判它的任务却就此搁置,无从展开。对大众文化来说,这个问题却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
  • 目前的各种春晚,一是以打工者为表现主体的节目偏少,跟这一群体人数不相称;二是节目往往简单把打工者当成某种传统美德(诚实守信、老实奉献)的载体加以赞扬或同情,或者当作一种落后、呆傻或狡黠的陪衬形象来呈现,很少展现他们从事具体劳动的艰辛过程和自身对...
  • 生活是一切创造的源泉。不管学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创作,功夫都不在本身,而恰恰在身外,不一定天天都要创作。——朱中原 汉语有一个结构美。什么样的语言是好语言呢?我理解,能准确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情绪的语言就是好语言。——贾平凹
  • 新时代,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的政治环境和新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会面对新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对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我们始终认真学习贯彻。
  • 2018年02月22日 中华文化当春风化雨
    有人曾这样比喻,如果中国文化是凝聚在天上的云彩,就一定要变成雨落地。如此说来,中国文化刮起的旋风,既要有风驰电掣的激荡,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温柔。满足世界市场对中华文化的巨大需求,我们不仅要在春节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浓缩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要在日常生...
  • 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腊八到转年正月十五,历时一个多月,都属于“年”的范畴。年文化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欢乐、祥和、团聚的节日主题,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四海华人所认同和共享。
  • 饶先生的学术艺术境界高迈出尘——出经入史、博大精深、诗文书画、著作等身。一个学者在101年的寿命中能写出60多部著作、500多篇论文,还精通六七门外语,再加上书法、绘画,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饶先生的成就可以概括十个方面: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
  • “新时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新阶段产生的文学,其内涵、外延、功能、使命,都在发生新变化,需要我们调整思维习惯、知识结构与判断标准,从“新时代”视角重新思考文学,思考文学与现实、与世界的关系,以促进文学发展。
  • 与古代文人不同的是,饶宗颐先生没有通过科举而获得官阶;与当代文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学院教育,没有名校的光环和学位的荣耀,因此,也就没有将自己固定在某一个专业之上。但是,他的学术领域宽广,学术成就丰硕,著作等身,有口皆碑。在当代社会,他靠...
  • 2018年02月08日 书法,非一蹴而就之事
    学好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学书者,从对书法的浅层次的表象认识到能够深刻体会碑帖的内涵,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文化的浸润,需要对书法艺术耐心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与一个人的思想、才华和知识素养密切相关。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 今天,中国工业进入了腾飞的境地,中国制造名片闪亮世界,与之相对的是,在一些学者和批评家眼里,中国工业题材文学已陷入困境走向式微。不禁有人发问:昔日辉煌的工业题材文学,如今为何处于失语状态?此类作品的内涵又有哪些转变?若想“自救”该如何找到突破口...
  • 精致考究的镜框式舞台、凹凸有致的吸音棚壁,大大小小的室内音响……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录音棚被唯美还原在《听见美濮哥读美文朗诵会》的舞台之上。这场1月31日在保利剧院举行的朗诵会是公益朗诵平台“濮哥读美文”全国首场线下演出。
  •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速成”吗?眼下,一批打着“几分钟读懂××”“经典名著快读”标题的图书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专家指出,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阅读”或许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要真正走进一部经典作品,除了逐字逐句精读的“笨法子”...
首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尾页 共981条信息/共40页 转到第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