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理念与京剧传承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连群 时间:2014-11-15 【字体:

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扶植,京剧人的努力,在京剧的遗产抢救、人才培养、剧目建设、艺术普及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京剧得到了其他任何一个剧种都难以相比的热切关注和特别关照,当前可以说是新时期以来京剧艺术的又一个较好的历史阶段。然而,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标准衡量,与京剧鼎盛时期的艺术水平相比,从“保值”的角度审视,又和真正高水平的传承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许多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是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认识的。

首先,抢救仍然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任务存在着紧迫性。

凡是采取活态传承的传统艺术,从形成和成熟之日起,往往在后来的传承、丰富和发展过程的同时就开始伴随着流失,这大约也是某种规律性的症结。京剧从谭鑫培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莫不如此。面对规律性的很难完全避免的艺术流失,只有在“举国体制”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的今天,才有可能把损耗降到最低点。“文革”浩劫过后,“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抓住许多老艺术家健在、中青年传人风华正茂的宝贵时机,录制了460出优秀剧目;后来,通过录像录音、拜师问艺和请名家到院校授课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都在剧目和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抢救的任务并没有完结,还有大量的传统剧目有待挖掘、整理,包括音配像剧目在内,许多戏还停留在录像带或剧本上,其中相当一部分不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还有老艺术家的传授和指导,很难重新复活于舞台。随着岁月的推移,身怀绝技的前辈艺术家相继老去,随之也带走了他们锤炼一生的未及传留的技艺。去年,给我感受最为深切的是一代名净景荣庆的去世,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他在《群英会》中饰演的曹操,特别是上场的脚步,八旬老人走来如此潇洒漂亮、神采飞扬,把曹操傲视群雄、踌躇满志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和另一位“活曹操”袁世海都走了,还有谁能走出这样出神入化的“脚步”呢?这仅仅是一个细节,却又是京剧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蕴含着珍贵的艺术价值。少了这样的点睛之笔,这样对“四功五法”的精美运用,又怎么能实现高水平传承呢?因此,光阴无情,时不我待,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艺术的流失,抢救工作仍然是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第二,高水平传承,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基础。

高水平传承,离不开高水平人才。国家一直非常重视京剧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先后开设的研究生班、流派传习班更是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造和提高的良好条件,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尖子人才,成为了当今舞台的中坚或骨干力量,为观众所熟悉和喜爱。可是,人们还是发现,当今的中青年名家和前辈艺术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随着年事的增长,中青年名家在老艺术家艺事成熟、形成鲜明个性的年龄段,艺术上反而徘徊不前了,水平上不去了。这一现象不只出现在一批新人的身上,而是随着队伍的梯次更替有愈显突出之势,是很值得重视和思考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早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会的戏少,掌握的艺术手段少,实践经验少,未能为日后的提高奠定深厚的根基。张君秋曾对青年演员讲过:“要知道,任何一个名家高手,他没有二三百出戏的底子是不可能有突出成就的。他们的一些代表剧目就是在长期不断地演出的众多剧目中提炼出来的。”这番话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现在的学生到毕业只会十几出戏,有的甚至连十出也不到,造成到大学以至研究生班还在学戏,实际上是补中专的课,再加上实践机会少,以什么为资本“提炼”和提高呢?

第三,高水平传承,需要及时而务实的理论支撑。

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传承最终要实现在舞台上,但背后不能没有理论的支撑。除去宏观的、带有方向性的理论引导,还有表演自身的理论研究也不可缺失。不久前京剧界关于京剧演员要不要塑造人物的争论就是例证,这本来属于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歌舞演故事”首先演的就是人物,哪一位人师、艺术家的成就不是建立在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人物的基础之上呢。后来据说是出于对新编戏的某些倾向的反拨,矫枉过正,即便如此也是表现出了对戏曲表演艺术基本功能的认识模糊。看来舞台上的传承不能就表演谈表演,就技艺谈技艺,是需要理论阐述的。如果说,过去的老艺术家对表演真谛的领悟靠的是长期的朴实的生活和舞台经验,今天则完全有条件通过对前人经验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形成传承的科学理念。

京剧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给表演艺术的理性追求和戏曲表演理论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是契机,两者的并行与结合,将会有助于实现京剧艺术的高水平传承。

(作者系天津戏曲研究所名誉所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