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文学新人选秀引领的文学之旅未必真实
——从文学新人选秀说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一俊 时间:2014-09-22 【字体:

每天打开电视,各个频道大多充斥着选秀节目。现在,文学也加入这一行列,掀起一波民众的狂欢。曾几何时,文人、作家挑灯夜下,读书、思考、奋笔疾书。窗前人影晃动,窗内孤独相随。而今这一切被人修饰一番,拉到聚光灯下,在所谓的粉丝狂热的叫嚣声中,孤独早已不存,随之而来的是放大了不知几倍的盛世景象。前不久,由郭敬明一手打造的第三届文学新人选秀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青春文学因高人气、高销量而斩获头奖,而传统文学因销量无法和别人媲美,最终没有一名进入决赛。

传统文学组的作品《算了1945》的作者梁华最终获得了最具传统精神奖。看样子文学写作还是讲究传统。梁华称自己的作品不是特别传统,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他指的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化的全盛时期,是将魔幻与现实,西方先进的文学方法和本土民间神话传说相结合,从而造就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之一的马尔克斯小时候跟外公外婆听了许多民间传说,从此爱好文学。长大后参加战争、当记者,从事写作。他熟悉拉丁美洲文化、历史、传说,又研究欧洲文学传统。1967年,出《百年孤独》,一举成名。如果把马尔克斯修饰一番拉到选秀的舞台上,他还能否写得出《百年孤独》?

这种热热闹闹的文学选秀对产业、对出版无疑有好处,但对文学创作本身而言或许是一种伤害。当我们把文学与产业、选秀、利益相挂钩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文学危机。文学选秀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浮躁的表现,它在让文学染上浓厚的商业性、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色彩的同时,实际上已经与文学写作的本质和规律,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精神化、心灵化的特征,背离得越来越远。人气、销量绝不是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文学创作也绝不可能通过选秀就能获得佳作。文学创作拼的不是字码,不是聚光灯下的才艺表演,它是将你的经历、深刻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在生活中低俗,在艺术上讲求高雅,世间怎会有如此便宜的事。

舞台的辉煌,衣着的华丽,躁动的节奏,这些在文学写作中从不相连的因素,此刻却在你面前舞动着。舞动的背后,它传达的是什么?只要你够炫,作品能瞬间吸引人的眼球,你就可以得到奖赏,拥有众多粉丝,踏上别人为你铺设的造星之路。你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美好未来的根基是你能够帮别人赚到足够的钱。很显然,这一盛况的背后是粉丝在偶像的号召下心甘情愿的地掏钱买风靡一时的作品,而制作团队、运营商、出版商则从中获利。但放在你手上的作品未必是真正的文学,也未必能就此引导众多消费者从此踏上文学之旅。

福楼拜说过,如果你以文学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普通人追星、拜偶,逐名逐利,而文学创作需要你恪守孤独和单调。它要求你进窄门。窄门不容易找到。而容易找到的,往往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要进窄门,意味着你要修道,长期的修道,所以你一定会失去一些什么。失去那些表面的浮华、世俗的虚荣和生活的实利。一个够格的作者要在孤寂中与自己和先贤对话,在自然和生活环境中获得心灵的关照。而活跃于舞台之上的作家们,你们的生活充满太多的浮动,最终会飘向哪里,只有时间知道。毕竟,文学创作终究是一项寂寞的事业,需要的是长期坚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