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艺术家伉俪的“时代的印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思静 时间:2021-07-14 【字体:

雏菊(油画) 冯真 

  一对成长于革命家庭、在中国共产党培养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伉俪,从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到建设时期的和平发展,他们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从中外优秀艺术中汲取营养,他们的作品,如中央美院教授、中央美院原党委副书记杜键所说:“给人一种没有架子的亲切感,毫无居高临下或孤芳自赏的贵族意味。”7月2日至18日,由炎黄艺术馆联合中央美院举办的“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亮相北京炎黄艺术馆,展览展出冯真、李琦的300余件画作,涵盖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油画、水墨画、水彩画、水粉画、速写、素描等门类,其中一些为首次展出。“这些作品不仅反映着他们的艺术生涯,也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变迁的重要写照,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历久弥坚的百年历程的重要见证。”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说。

  提到冯真和李琦,不得不提创作于1951年的《伟大的会见》和1952年的《民族大团结》,两件作品均由两人合作创作,都获得全国年画奖。此外,李琦的《农民与拖拉机》、冯真的《娃娃戏》等,都是当时新年画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品。“他们的新年画继承着解放区木刻的精神传统,又积极地吸取了传统年画和民间艺术的营养,成为新中国初期倡导新观念、极富感染力、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品。”杜键说。

  新年画创作是冯真和李琦艺术征途的起点,后来他们分别在中央美院油画系和中国画系任教。冯真说:“李琦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彩墨简笔人物画,并逐渐明确了‘为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写真’的宗旨,创作出一批神形兼备的领袖、英雄、劳模肖像。 ”李琦的肖像画融汇了中国画浑然天成的笔墨气韵和西洋画的立体、色彩技法,独树一帜,特别在简笔写意和人物默写画的探索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冯真在1956年到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62年毕业归国后在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并进行创作。“我从列宾美术学院毕业后,不久就遇到‘文革’,所以油画创作不多。后来我又转到民间美术系,用很多精力和时间来收集和研究民间美术,离休后才又画了一些油画。”冯真说。展览中,《北京西山秋色》红叶似火、黄叶如金,《雏菊》清新淡雅,《阳光下的露台》温馨明媚,给观者带来岁月静好的感觉。如杜键所说:“在他们后来的油画和中国画的创作中,都有新年画创作中给他们烙下的纯朴、乐观、温厚的印记。”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中国画) 李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