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抗疫”丛谈:莫砺锋、刘川鄂、张颐武、肖鹰
莫砺锋:从袁安卧雪说起
《后汉书·袁安传》的注中引《汝南先贤传》云:“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袁安一生功业彪炳,后代流传最广的却是这则“袁安卧雪”的轶事。但后人虽然对此津津乐道,却往往曲解了袁安的精神。陶渊明诗云:“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王维诗云:“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仿佛袁安卧雪是故作姿态的高傲举动。从王维开始,后代画家绘制了无数的《袁安卧雪图》,也往往把袁安画得潇洒从容,仿佛正在观赏雪景。其实袁安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只是认为大雪天生活困顿者很多,自己不该在此时出门求助,以免给他人增添麻烦。那位勤政恤民的洛阳令“以为贤,举为孝廉”,正是着眼于此,而不是欣赏其清高傲慢。我年轻时初读这则故事,总觉得袁安僵卧不出的举止甚为消极,不足效法。时至今日,从市政府到街道社区都反复要求我们闭门不出,以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我终于明白:有时候貌似消极无为的举动也有其积极意义。所以当《中华读书报》来问我“最近如何安排生活与工作”时,我马上想起了袁安卧雪的故事。
我与此次新冠疫情可谓擦肩而过:去年12月27日,我赴武汉出差,看到东湖边上张灯结彩,一片节庆气象。次日在湖北大学参加《周勃文集》讨论会,当天下午便返回南京。回宁半个月后听说武汉发生了新型肺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以后,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南京市也公布了一系列防疫措施,连城东的钟山景区也被整体封闭。由于正处寒假,又逢春节,家中像往年一样储备了足够支撑半个月的食物,我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至少不会像袁安那样挨饿。惟一的不利影响是往年此时常会与老伴到近在咫尺的梅花山去走走,如今只能在到小区门口取快递时顺便望一眼远处的山峰,便赶紧逃回家中自我封闭。家中有足够的藏书,且有许多平时想读而未能读的“闲书”,但是持卷在手,却静不下心来阅读。于是我一会与老伴讨论当日公布的各地疫情,一会打开电视找个“灾难片”来看,反正就是心绪不宁。至于工作,暂时还说不上。南大至今尚未通知何时开学,我本学期只有一门博士生课程要上,而且我认为师生在教室里面对面地讲授效果最好,那样才能让学生“亲炙”老师,所以不想通过网络来授课,还是等疫情平复后再说。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游手好闲,写些类似《苏东坡与公共卫生》的短文,介绍东坡在杭州指挥防疫等事迹,希望大家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公共卫生的经验。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在家坚守,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与市广播集团针对全市市民举办了“名家荐书与读书”活动,江苏省教育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现代快报》针对全省学生举办了“名家名师陪你阅读”活动,我也应邀参加了。
自从四十年前考研时选择古代文学专业以后,宋人郑思肖的诗句“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便经常成为对自己的灵魂拷问。最近每天都从媒体上看到武汉等地抗疫情景的报道,看到医生护士和基层办事人员在第一线历尽艰辛,自己却只能闭门不出,这两句诗又浮现心头。当然,我明白自己是个年过七旬的中文系教师,当前能做的实事只有管好自己而已。《现代快报》约我为全省学生谈谈如何阅读唐诗宋词,我在导读词中指出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读诗的终极目标就是读人,阅读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就能接受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我对同学们说:“李、杜、苏、辛的作品及人生态度各具特点,但都对我们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儒家‘易地则皆然’的思维模式:大禹和后稷功业彪炳,颜回则终身居于陋巷,生平事迹南辕北辙,然而孟子说:‘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我们也是一样。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共同抗击肺炎病毒,医护人员正在第一线出生入死,同学们暂时无法参加实际斗争,就让我们遵守国家的要求,自觉在家闭门不出,为隔绝病毒传播尽一份力。当然,闭门在家也不应虚度光阴,就让我们利用这个漫长的寒假多读一点李、杜、苏、辛,从那些诗词精品中汲取丰盈的精神力量,为将来成长为钟南山那样的国士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其实这番话中也包含着我对自己的安慰之意:在当前的实际处境中,我愿像袁安卧雪一样闭户不出,尽量不给社会增添麻烦,这就是我能为抗疫贡献的一份力量。
刘川鄂:我喜欢盯着你的眼睛
灾难突如其来,席卷了我学习工作生活了40年的武汉,并蔓延到全球多地。海内外朋友纷纷来函问安,我轻言相告:我元月20日就因私家事到了女儿的工作地广州,得以逃离疫区中心,一切安好。武汉封城快一个月了,新近的通知是,不得从外地来汉,所以还得在羊城静静等待一段时间。
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皱眉堵心,泪目涟涟。每天都在刷屏,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跟脑残者论争。每天都在祈祷歼灭毒魔的那一天早日到来,期盼明日重现昔日的盛景。街道车水马龙,小区欢声笑语,市民安居乐业,阳光普照大地。
校园里空空荡荡,看不见老师兴冲冲走进教室的匆忙身影,看不见同学喜洋洋走进食堂的轻快步履。武汉人民还在与病毒顽强斗争之中。今日得知,我的学校的2号3号体育馆已经被征用为方舱医院,也成了跟病魔作斗争的战场。按原来的计划,寒假今天结束,明天,2月17号(周一)就是开学第一天。但“新冠”切断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有老师建议延期开学,把本学期的课程顺延到暑假两个月进行。其间,大学生自行安排学习生活,老师们集中这几个月的时间搞科研。我是这个意见的拥护者,但教务部门想利用这个机会,大规模地做线上教学的尝试,提升老师们在线教学(慕课建设)的能力,进行倒逼式的教学改革。元月底通知作网上教学的准备。我们文学院的老师们在躲避瘟疫的同时,也积极备课。大规模在线教学工作,对大部分老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加上目前疫情严重,生活、身心压力都比较大,完成在线教学准备也的确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部分老师非常支持在线教学,认为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式。参与在线教学,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疫情信息导致的精神心理压抑感。有些慕课视频资源质量不错,互动充分,方式新颖,内容传播的效果很好,值得学习采用。根据教师生活居住工作环境情况,在线授课采取三种方式:慕课,直播课,学习通APP资料讨论(含视频资料)授课。由于我院自建慕课不多,特别要求老师们尽量选用社会平台已有的慕课资源。慕课平台没有的课程,如果老师个人条件允许,可以直播授课,很多老师戏称自己为主播。
也有老师不太认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师生一下子赶到网上去,搞运动会式的一哄而上,再加上技术不到位,会导致形式主义,最终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前期通知要求的直播授课,不太现实。大疫当前,不太赞成在线授课的老师(主要是老教师)言辞都比较温和,在线教学工作最终也准备好了。还有部分师生提醒说,这么多课程、这么长时间的在线教学,会带来手机伤害,眼睛受不了。由此引起的各种不适也应提前关注。目前,最担心的是,同时开始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这么多师生同时在线,学习通和其他慕课平台的系统会不会崩溃。
我在一个只几个教授组成的微信群里讨论这个问题。有文科教授认为,多媒体教学重技术轻艺术、重知识轻见识、重共性轻个性。对于数理化英体美这样一些充满了图案、表格、公式、形状、色彩、声音的学科,多媒体课堂是非常合适的。但人文学科重体悟、体验、思辨、判断和发现,强调培养另类思维,逆向思维与多元思维,多媒体难以充分兼顾。也有理工科教授反驳说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在理工科的一些课程中表现更为突出。比如数学类课程(如微分方程、数理统计类课程),没有了板书,就省略了简化了繁复严谨的推导过程,逻辑链条就建立不起来,失去了它独有的逻辑之美。有老师和没老师一样,教学效果无从谈起,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大降低。为了让学生过关,考试只得降低标准。
更极端的看法是: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情况下违背了科学的认知规律。网上授课,有的课全国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为了避免某些麻烦,像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这样还成为其大学乎,教授还有存在之必要乎。但愿此次网上授课只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
文学课不仅是知识,更是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知识、思维和视野的交汇,是生命与学问的碰撞,是心灵的学问。我滔滔不绝,你凝神结想。我话语暂停,你思路延伸。我奋笔疾书,你紧扣要点。如果我发现你走神了,就是在提醒我可能讲得不到位,要调整重心和方法。我要看见你的双眸随着我张牙舞爪的手势转动发光,我要听见我的声音在教室里飘荡,又落在你的心坎上回响。所以我喜欢盯着你的眼睛上课。如果看不见你了,我就只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我读懂了你们青春的容颜求知的眼神,我就是一个灵魂的工程师。
当了30多年大学老师,我足以自豪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绝不把负面情绪带进课堂。一进教室就凝神静气,倾情讲授。我的课堂几乎没有学生玩手机、玩电脑、看闲书,他们总是从头到尾跟着我的思路和节奏,眼对眼、心对心。
我更乐意在瘟疫结束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相关作家作品,跟同学们谈一谈我们在这场悲剧中经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就像我此刻跟我的学生寄语的那样——
瘟疫肆虐,全球同悲。新冠肺炎病毒导致了千万人千万家庭的不幸,这是民族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病毒横行的地方,也是人文学子观察世道人心提升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的平台。用你睿智的眼睛和良知的心灵去观察、思考、表达和发现。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学业负担,它就是你的专业,是你的本行!希望在灾难过后,你可以说:我在成长!
张颐武:努力超越网络教学的局限
我受到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还在认真关注自己的研究工作,继续写东西。同时也一直在关注疫情,在自己的微博上、在自己的今日头条号上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试图对疫情产生的文化后果做一些思考评估。
北京大学2月17号正式开学,都是通过线上来进行选课和课程运作,一切还是比较正常。我本学期的教学是研究生的课程,也是通过网络教学。北大有好几种不同的网课软件在应用,通过这些软件,我觉得开课以后如状况良好,应该能够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实际上,我和同学们一直在进行网上讨论,所以我并不觉得网课有什么难度和障碍,现在中国的网络状况非常好,设备不是问题,资源准备非常充分,比如说像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很多会议软件,已经有充分的能力进行网络教学。但是,比起现场的实时授课、互动以及同学们的反应来说,还是有不到位之处。
网络教学对于教师的挑战,我觉得一是缺乏现场感的失落。现场教学,和同学探讨是保证教学质量很有实效的方式和路径,但是在手机或电脑旁教学的时候,你面对的状况是空无一人,这个局限性需要我们超越;二是只是网络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感知比较弱,你也很难像在现场一样去观察他的状况、听课反应和理解程度。换个角度,网络教学中学生对老师产生互动的感受也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在未来的网络教学中还是会逐渐改善的,总体上看,网络教学还是有非常重要、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即使疫情过去以后,大家也还是会更多地使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因为远程教育一直也是社会的需求和教育重要的发展目标,从早期的电视远程教学、广播的远程教学到现在的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现在的发展状况是实时感更强了,效果也更好了。网络教学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得对很多不方便、没有办法进行实体教学的群体来说,会有非常好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的研究工作、教师和同学的实时沟通都有了新的有效的方式,它不仅仅是对现场教学的补充,而且还会在未来发展成非常独立的教学形态。但现场授课还是不可替代的。
我对同仁的建议是,据我观察,网上教学可能需要更多的辅助材料,比如说更多的对文字的处理,需要上传一些文件,把你的PPT展示出来等。这样的处理可能对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帮助,网络教学不光是讲课,还需要各种辅助材料多种配合;第二,网络教学要求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比如对学生读书笔记的要求等更加严格,还有对作业的安排等工作,这样的后续监管都是需要的。
肖鹰:线上教学无法代替实体课堂
按清华大学的正常安排,学校17号如期开学,停课不停学,教学按时进行,只是从原来的线下课堂转为统一开展线上教学。从校领导和管理层到任课教师为保证按原计划教学,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近两周以来,教学主管和同事们不断磨合尝试线上教学技术设备和教学途径。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教学的常规习惯、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等,都遇到新的挑战。多数年龄大的教授,尤其是居家自己操作线上教学,都会遇到新问题,甚至要从头开始学技术。经过努力,我和同事们都能有序地进入线上教学。据我所知,许多同事选择“腾讯会议”为主要的讲学方式,辅助性地用清华大学自己开创的教学平台“雨课堂”做上课签到和发表教育文档。
我在2014年开设了“学堂在线”慕课教程《不朽的艺术》,社会受众累计有一二十万人次。已有慕课教学和录制经验的教师应对线上教学会从容一些。比如说我这学期开两门课,一门是全校本科生公选课《不朽的艺术》,是学校近年教改开设的“混和课堂”课程。这门课,学生学习的途径有两个层面:一是线上观看录制好的慕课教学视频,一是线下由助教导修的小班讨论。这学期,我这门课程课容量是90个学生,他们将分成数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助教,引导讨论。因为文科教学以讲述和讨论为基本形式,相比需要实验操作的理工科,我们文科教授的教学受疫情影响要小得多。按照教学计划,《不朽的艺术》在开课初期,我要做一次引导视频学习的大班课堂讲座。现在只能改为线上讲座,采用“腾讯会议”作视频直播。我这学期开的另一门课程是研究生专业课程《美学经典研读》,老师引导学生研读和讨论美学专业经典著作。这是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的课程,小班教学模式。今年有九个学生选修这门课程。我们的教学活动,当然也转移到线上。相对于大班课程,小班课程转移到线上,自然容易得多。
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时间,尽量减少不能正常开学的损失,整个教育系统都在积极应对。就我的感受来说,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城市、学校层面,非常复杂。据媒体报导,各地学校为了“转移线上”,施行许多强制性的“应急措施”,看上去“很美”,但效果并不好。教育界应对疫情挑战,我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不要一刀切,要通过尝试和磨合,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替代方式。教学是针对人,教学信息的传达不简单是知识信息的传达,是教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领悟,以及他的风格、情绪等多方面的综合传达。由实体课堂转移线上视频,除了教学方式之外,还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多层面的调整。比如,目前广泛隔离时期,要将线下自修内容和小范围讨论活动提前,大班讲解靠后。作为大学,尤其是研究生教学,本来就是强化引导和拓展自主学习为基本目标的。值此隔离时期,怎样深化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是比一味强调直接把课堂教学改为线上视频,为求“停课不停学”的整体观感,更加重要的考量。总之,目前教学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均应致力于教学的原则性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尝试。凡事一刀切,会有管理成本和成效的严重落差。
从讲台转入视频,实际上就是从空间相对自由的现实场景转入非常拘束的方寸屏幕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由此对教学产生的诸多局限问题。一是空间展示束缚。在四五十平米的教室中,教师肢体语言有很大展示空间。面对屏幕,肢体语言就非常受限制,甚至手势表现都困难,教师主要是“露脸”了。二是时间节奏束缚。我们的实体课堂,一节课45分钟。考虑视频受众听课的“时间耐力”,视频教学的时间段就要采用10分钟为单元限制的“香肠节奏”。这就是说,为了有效接受,一个视频教学单元要以10分钟为上限。这对于文科教学来说,就要求把原来一以贯之的讲课方式片断化,把复杂的知识点做机械切分,尤其是录播要控制在八九分钟;而直播则要有意识调整讲解节奏,增加对学生有“提神强心”的互动。特别是文科课程,要把教学手段中有限的视频多元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关注度和接受兴趣;第三,视频教学最大的问题,由于镜头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在知识的传播上,语言要更加简明扼要准确。实体课堂中,如果有些唠叨,学生还可以通过现场板书和肢体语言等形式接受教学内容,但是视频效果不同,实体课程的随兴所至到了屏幕面前,线上听众可能会感受到不知所云。
教学几十年,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和教学资源,上讲台可以不做准备都能讲。但是线上的准备工作要远远大于线下。空间差异对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一定要做到逻辑清晰、用语准确。在制作《不朽的艺术》视频时,我录制一个小时时长的慕课,有时候要花一天时间,这是因为其中每个单元视频的录制,必须是一气呵成、连贯顺畅的,若感觉不好,就反复重新录制这个视频单元。我认为,视频教学,要强化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演艺术。为了追求气势的连贯性,教学视频的录制不能像电影摄制一样可以反复剪辑。这个时候教师既要逻辑清晰,也要具备流畅、简洁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挑战就是机会,对课堂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从课堂转战视频,从技术到内容都是挑战。
对人的培养是综合工程,这个前提之下,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手段和传播空间。疫情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新技术和教学手段的重大意义,虽然不完美,但可以做到停课不停学。所以推进新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教师积极适应和采用也是应有之义。同时我也不赞成一刀切的思维,认为课堂教学可以被信息技术替代。网络教学手段和师生的现场接触有着根本区别。视频直播也好,视频会议也好,都在超时空的交流中,有其基本局限。我认为,师生间的交流是综合的,不能用超时空的网络替代。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的临场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做美学研究,很明白肢体语言的信息意义。传统教育讲“为人师表”,包括教师重视仪表也是教学内涵之一。未来教学,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和现场教学也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替代。
线上教学的优势是超越时空的方便性,但剥除了线下教学的接触感、现场感。相对于课堂教学信息立体综合的“热教学”,视频教学因此是“冷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视频教学不能代替的。现在全面“转移线上”,只是疫情严峻不得已为之。这是我们应有的自觉认识。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组稿、采访整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