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折不回的“韧”劲是抗疫之战更深沉的力量

来源:《文汇报》 作者:孙颙 时间:2020-02-05 【字体:

在整理中华创世神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华文化百折不回的“韧”劲,源于祖先的精神感召。家喻户晓的一些故事,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等等,放在一起琢磨,其共同的意志,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千锤百炼,坚韧不拔,一心一意,奋斗不止。前些日子,有人嘲笑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愚公好傻,把山搬走,怎么可能?难道不能绕道走,或者干脆搬家?这种嘲笑,本身就很愚蠢,连“神话”“寓言”的门路也没摸到,就大言不惭地批评起来,实在不值得认真批驳。

最集中体现祖先自强不息“韧”劲的故事,当属“大禹治水”。天下为滔滔洪水所困,是地球上的古人所共同遭遇过的大灾难。西方神话记载的“诺亚方舟”的传说,也是那段苦难留下的记忆。中华祖先如何应对大洪灾的?他们没有选择逃离,决意与大水斗个输赢。先是大禹的父亲鲧挺身而出,带一帮人艰苦卓绝地与洪水搏斗。他们虽然夜以继日、奋不顾身地努力,却因为采用的方法不科学,对汹涌澎湃的洪水仅仅采取一个“堵”字,结果顾此失彼,怎么也抵挡不住无边无际逼迫过来的波涛,连盗取天庭的神物“息壤”也不顶用,最后导致惨败。领头的鲧,由于偷盗“息壤”更被天庭治罪。

事情发展至此,治水大业似乎败局已定,难以翻盘。偏偏又有不屈不挠的人物勇敢地现身。危急存亡之际,鲧的儿子禹站出来,接过了治理洪灾的重担。大禹没有被父亲“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吓倒,发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是简单地蛮干,而是反复拜师求教,调查研究,和伙伴们汲取了父辈失败的教训,把单纯的“堵”改为“疏”和“堵”结合的科学办法,终于制服了桀骜不驯的洪水。更令人惊喜的是,为了治水大业,大禹和他的战友们千辛万苦地走遍了古老的中华大地,他们用双脚,踩出了所谓“九州”的地域概念,中华民族的国家也大体在那个时期开始诞生。

神话,是文明初创时期的原始精华,包含了众多的文化基因,大体规划了民族精神的走向。中华文化的“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地球上古老的文明不止炎黄一脉,有的甚至比我们的文明发生得更早,但是,几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现在唯有中华文明了。这个秘密,可以从各种方向探讨,但是,文化的韧劲,当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按权威工具书的释义,“韧”,柔软而结实,受外力作用,可能变形,但不会折断。按这个释义,我们思考中华文化数千年的路程,会引发种种深邃的思考。中华文化,也曾几度濒临绝境,其重要内涵甚至被歪曲篡改,但是,她始终没有屈服,在困境中顽强地坚持本意,等待春风化雨、春暖花开的时刻到来。

“韧”,在某种时候需要“忍”。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毛泽东同志倡导“持久战”,就包含着“忍”的意思,不鲁莽求一时痛快地决战,在“持久战”中慢慢达到敌消我长的局面,争取最后的胜利。今天,全国人民的抗疫之战,多少也有如此的味道。十几亿人,放弃春节的热闹欢庆,宅在家中不出门,重灾之地的武汉,因为封城,更是困难重重,委屈万分。但是,我们能“忍”,能打持久战,能满怀信心地挺过去。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会学习大禹,既英勇无畏又尊重科学,去夺取最后的胜利。日月沧桑,中华文化坚韧的内力不变,小小病毒,终究不在话下!

中华文化“韧”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