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解读
——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解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李昕揆 时间:2019-11-11 【字体: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强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实际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所作出的创新性回答。“思想精深”指向“思想标准”,是从思想意蕴层面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涉及对作品倾向性之正误善恶、真实性之有无高低、情感性之强弱浓淡的考量。“艺术精湛”关涉“审美标准”,是从审美层面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尺度。“制作精良”指向“质量标准”,是衡量作品自身品质高低及满足受众需要、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程度的尺度。判定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关键就在于看其是否实现了思想标准、审美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统一。

关键词:优秀文艺作品/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文艺媒介学的历史与现实”(18XNA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昕揆,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见仁见智,存在着许多不同甚至相互抵牾的回答:有人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认为接地气、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作品是好作品;有人认为文艺作品是纯形式的,评判文艺作品毋须顾及作品的内涵和内容;有人从读者接受层面对文艺作品予以评判,认为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优秀作品;有人从商业化角度出发,认为衡量文艺作品应着眼于市场回报;更有甚者则认为衡量文艺作品并没有客观标准,可以随意率性为之。由于评判标准的差异、冲突,一些人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理解偏差,甚至为一己之私,对原始展示丑恶和低俗本能的作品津津乐道,对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损污英雄的错误倾向置若罔闻乃至推波助澜;也有一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屈从于商业、金钱、权力、美色,以致人情批评、面子批评、红包批评等极为恶劣的情况在文艺界恣行。究竟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是优秀文艺作品?纵观全部人类艺术史,的确没有绝对一致的标准,但艺术精品又总是呈现出健康和进步的态势,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大多数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衡量文艺作品的好坏优劣,应当有一套相对客观、合理的标准,这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人们获得认知世界统一性的体现。无论是从诸如“思无邪”、①“文质彬彬”、②“发乎情,止乎礼义”③等古代品评中发展出的文艺评判准则,还是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这一最高的标准,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诸如“思想性”、“审美性”、“娱乐性”等不同标准,都是为寻求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客观合理的文艺作品评判标准所作出的尝试。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⑤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强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实际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所作出的创新性回答。其中,“思想精深”指向文艺作品的“思想标准”,“艺术精湛”关涉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制作精良”则指向评判文艺作品的“质量标准”。判定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关键就在于看其是否实现了思想标准、审美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统一。

一、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

“思想精深”是从思想意蕴层面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主要涉及对文艺作品倾向性之正误善恶、真实性之有无高低、情感性之强弱浓淡的考量。思想标准在内涵上比单纯的政治标准、道德伦理标准、社会历史标准等要更为宽泛,且内在地包含政治、道德、伦理、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好的文艺作品应当符合“善”、“真”、“情”的要求:在思想倾向性和价值导向性上是向上、向善的;在可信度上是内容真实、态度真诚的;在情感性上是将充沛的情感融注于作品之中,反映人民的真情实感,能够让人民从中体会到人间真情的。

(一)倾向性。“善”指向文艺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和价值导向性,体现的是作品的道德、伦理内涵,决定着文艺作品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的,文艺要有“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⑦倡导文艺作品“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弘扬正能量”、“向高尚的道德聚拢”,都是对文艺作品“善”的层面的要求。一部优秀文艺作品在思想倾向性方面应当是“善”的,这种“善”在当前条件下具体表现在:一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⑨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文艺作品倾向性标准的充实。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文艺当然不能例外。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最根本之处在于它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⑩

(二)真实性。“真”指向文艺作品的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它是对文艺作品可信度的反映。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11)这一切都是对文艺作品思想之“真”提出的具体要求。艺术之“真”具体表现在:第一,坚持历史真实,反对历史虚无化。历史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艺工作者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艺术当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真实,但艺术家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第二,立足生活真实,反映时代要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评判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重要标准之一就在于看它是否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即是否围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书写和创作。第三,真诚直面现实,合理反映丑恶。文艺工作者在书写人民真实生活、反映人民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要明白生活中并非处处皆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是否做到了以真诚的态度去直面现实、正视丑恶。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过度渲染阴暗的作品不是好的作品。“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13)

(三)情感性。“情”指向的是文艺作品的情感性,它是对文艺作品感染度的反映。习近平将文艺之‘情”贯穿于文艺工作从创作阶段到作品本身再到艺术效果的全过程,提出要“以充沛的激情……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情……”,“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14)他强调,“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把“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只有用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永恒的情,经典通过情感建构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15)在习近平看来,判断一部文艺作品是否具有“情感性”,主要看文艺工作者是否带着真诚的感情去创作,是否将充沛的激情融于作品之中,通过作品反映出人民的真情实感,并让人民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只有含‘情”的作品才是“有温度的”、“真诚的”作品,才能“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16)

二、审美标准:审美评价·形象评价

“艺术精湛”指向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它是从审美层面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尺度,涉及文艺作品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构成,最终目的是“给人以审美享受”和“审美启迪”。习近平指出,“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17)“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18)习近平在这里提及的“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以及通过“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使作品具备“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等,是从不同方面对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这里,可以将审美标准具体化为“审美评价”和“形象评价”两个方面。

(一)审美评价: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9)在马克思看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是人类劳动区别于动物生产的重要标志,即审美对于人类劳动具有普遍的必然性与根本的引导性。具体到文艺生产层面,这要求创作出的文艺产品须遵循美学法则,体现出较高的艺术独创性和审美价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努力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20)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文艺层面的拓展和具体化。文艺之美的规律在此主要体现在文体、语言、修辞、结构、创作技巧与手法等形式美方面。艺术形式不仅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而且“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21)看一部作品是否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就是看其是否遵循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去表现美的内容,最终达到了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

(二)形象评价:是否“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评价主要同叙事作品相关,主要看叙事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创造性、典型性所达到的程度和特色。习近平指出,“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22)关于形象评价更具体的说法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恩格斯1888年在致《城市姑娘》这部小说的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最早提出的:“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3)评判一部文艺作品特别是有情节、叙事类的现实主义作品(譬如在小说、戏剧、影视剧中)优秀与否,关键在于看艺术家是否对典型人物作了具体而深刻的刻画,是否对现实关系作出了规律性把握和本质性揭示(即是否达到了艺术真实而不只是细节真实),看作品能否通过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冲突展示出历史现实的典型环境。习近平对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塑造作出过精辟论述:“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24)把人物塑造同周围环境、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从而反映出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及恩格斯对现实主义文艺的优秀成果和创作经验所作出的科学总结,也是从形象方面衡量文艺作品好坏优劣的重要审美标准。

三、质量标准:符合规格·受众需求

“制作精良”指向文艺作品的“质量标准”,是衡量文艺作品自身品质高低以及满足读者/观众/听众需要、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程度的尺度。理解“质量标准”,须首先明确“质量”的两种主要含义:其一,符合规格。这是关于质量的传统定义,它是“产品—成本导向”的,主要着眼于产品本身的制作水平和品质高低。习近平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25)“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26)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27)“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28)不断“提高文艺创作质量”,(29)“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30)这里提到的“质量”、“水平”等是从文艺作品的制作水平和品质角度提出的要求,符合质量定义的“产品—成本导向”。其二,顾客需求。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质量管理领军人物约瑟夫·朱兰(JosephM.Juran)从顾客角度提出产品质量即产品的“适用性”,认为将顾客的效用和满意放在首位,这与顾客的感知质量是紧密相连的。(31)这一质量含义是“体验—收益导向”的,主要着眼于通过实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以实现收益的增加。习近平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32)这里提到的“质量”、“品位”涉及作品的需求层面。“符合规格”与“顾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品质优良的作品有助于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和社会竞争力;而市场竞争反过来又会刺激产品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习近平在论及国产影片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比如电影领域,经过市场竞争,国外影片并没有把我们的国产影片打垮,反而刺激了国产影片提高质量和水平”。(33)“制作精良”这一文艺产品的质量评价标准,内在地包含“质量”的上述两方面含义。只有自身“符合规格”,即符合文艺产品行业标准和制作规范,同时满足“顾客需求”,即满足读者/观众/听众的视听需要并最终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才算得上是“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

(一)符合文艺产品行业标准和制作规范。这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在宏观层面,如果文化文艺产品具有“国际标准”,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国际标准”。习近平指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增强参与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订的实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34)以手机动漫文化产品为例,为适应我国手机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对标准化提出的迫切需求,我国主导制定了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35)生产制作符合“国际标准”的手机动漫文化产品,才能赢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提高我国手机动漫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中观层面,要看制作的广播影视剧作、出版的文艺书籍等文化文艺产品,是否符合我国颁布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等的系列行业标准。在微观层面,要看文化文艺产品是否符合基本的生产规范和制作工艺流程。比如,对于出版的文艺书籍,要看其是否达到了印前在开本、材料、印刷与装帧工艺设计等方面设定的产品标准;看其印刷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如何,是否避免了套印不准、重影、透印、脏版、墨色不一等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同时,也要看书籍装订是否符合装订质量要求等。

(二)满足受众需要,并最终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对于文艺产品而言,在需求方面的标准要看其是否精准地把握住了观众的需求,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是否在人性化、个性化、互动性、差异化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提供有温度的、有品位的、高质量的观感和阅读体验;是否重视读者、观众、听众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监督和改进等。这一质量含义,从基本层面看是“需求导向的”,但最终旨意却是“收益导向的”,提供高质量、有品位、有温度的观感和体验,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实现更高的受众满意度,以期实现市场收益的增加和社会效果的提升。“收益需求”包括市场收益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在市场条件下,一部制作水平好、观感体验高的文艺作品是与市场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的,能够直接反映在市场回报和经济收益上。就像习近平所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36)文艺重视市场回馈、量化指标、经济回报,本无可厚非,但若把市场指标绝对化,唯经济效益是举,文艺就会沾满铜臭气,就会成为市场的奴隶。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文艺界也确实存在着一股专注于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率的趋势。只问经济效益、不问社会效益的文艺作品是背离人民利益的,是不能被称为好作品的。在评判文艺作品的需求标准上,既要看其市场收益,更要看重其社会效果,看其是否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37)

一部文艺作品,倘若能够同时符合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就必定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但通常可能是:思想、艺术、制作质量在一部作品中的体现是不平衡的,或者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性、制作上偏薄弱一些,或者艺术性较高、制作质量较好但思想性稍显不足。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缘故,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判往往会存在差异,因此,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的偏向也会不同。但总体而言,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从理论上指出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涵和细化原则,但“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38)在具体衡量文艺作品高下优劣的过程中,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搬和硬套。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雍也》。

③《诗经·毛诗序》。

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⑦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0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⑨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⑩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1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1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8)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7页。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2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23)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83页。

(2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2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2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2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3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31)参见约瑟夫·M·朱兰、约瑟夫·A·德费欧:《自助服务组织:质量保证在毫微之差(中)》,《中国质量》2015年第1期,第93~96页。

(3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3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34)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

(35)金鑫:《中国手机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企业家日报》2017年3月23日。

(3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3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3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优秀文艺作品 思想标准 审美标准 质量标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
Baidu
map